![]() |
燒斷電阻絲原因:
A、電熱管燒毀引起短路;
B、電熱管的引片或引線脫落引起短路;
C、電阻絲直徑過小,容量不足;
D、電熱插座堆積污垢或炭化引起短路
E、電源線插頭與電熱插座短路;
解決:A、更換加熱管;
B、重新焊接;
C、更換合適的電阻絲電熱管,正常情況下,鐵鉻鋁的電阻絲就可以使用了。
D、清除污垢,修理或更換零件
E、修理或更換電源插頭或電熱插座;
不發熱
原因:A、針對于可調式溫控加熱管,控溫器觸點接觸不良或燒熔脫開。
B、供電不正?;蛲k?
C、電阻絲已熔斷;
D、電源線插頭與電熱插座接觸不良,或電源線導線斷路;
E、電熱管已經燒毀;
F、電熱管引片或引線脫落;
解決:A、加熱管不好維修,建議更換;
B、供電正常后使用;
C、加熱管報廢,重新生產安裝同型號的電阻絲;
D、檢查線路進行修理或更換;
E、更換安裝同規格電熱管;
F、重新焊接引片或引線;
漏電原因:
A、電路導線脫落與杯體相碰;
B、電熱管燒壞與杯體短路;
C、未接好地線;
D、電熱插座或電源插頭污垢太多;
E、電熱管絕緣損壞;
F、清潔不當,水分露入杯內;
解決:
A、檢查脫落導線,重新焊牢;
B、電熱管已損壞更換同規格電熱管;
C、按要求接好地線并檢查是否正確;
D、正確進行清潔并干燥處理;
E、檢查修理若還出現這樣事件建議更換;
F、正確進行清潔并干燥處理;
電熱管分類
1、按照出線方式分類,可以分為單頭電熱管和雙頭電熱管。
2、按照材質分類,可以分為不銹鋼電熱管、石英電熱管、鐵氟龍電熱管、鈦電熱管
3、按照外形分類,可以分為直型電熱管、U型電熱管、L型電熱管、W型電熱管、翅片電熱管、異型電熱管
4、按照用途分類,可以分為干燒電熱管和水燒電熱管
5、按照加熱方式分類,可以分為常規電阻加熱管和輻射電熱管
電熱管發熱量
可以用調壓器通過改變輸入電壓和電流來改變發熱量。
發熱量與電壓平方成正比,與電流平方成正比。
電壓變為原來的1/2時,發熱量變為1/4
電流變為原來的1/2時,發熱量也變為1/4
C(需加熱物質的比熱容)*M(需加熱物質的總質量)*T(溫度差)=P(功率)*T(時間)
電熱管注意事項
1、元件允許在下列條件下工作: A.空氣相對濕度不大于95%,無爆炸性和腐蝕性氣體。 B.工作電壓應不大于額定值的1.1倍,外殼應有效接地。 C.絕緣電阻≥1MΩ 介電強度:2KV/1min。
2、電熱管應做好定位固定,有效發熱區必須全部浸入液體或金屬固體內,嚴禁空燒。發現管體表面有水垢或結碳時,應及時清除干凈再用,以免影晌散熱而縮短使用壽命。
3、加熱易熔金屬或固態硝鹽、堿、瀝清、石臘等時,應先降低使用電壓,待介質熔化后,才能升至額定電壓。
4、加熱空氣時元件應交叉均勻排列,使元件有良好的散熱條件,使流過的空氣能充分加熱。
5、加熱硝鹽時應考慮安全措施,預防爆炸事故。
6、接線部分應放在保溫層外面,避免與腐蝕性、爆炸性介質、水份接觸;引接線應能長期承受接線部分的溫度及加熱負載,接線螺絲緊固時應避免用力過猛。
7、元件應存放在干燥處,若因長期放置絕緣電阻低于1MΩ時,可在200℃左右的烘箱中干燥,或降低電壓通電加熱,直至恢復絕緣電阻。
8、電熱管出線端的氧化鎂粉,在使用場所避免受到污染物與水分滲入,防止漏電事故的發生。
電熱管具體檢測驗證方法可以查看國家標準《JB/T 2379-1993 金屬管狀電熱元件》、《GB/T 23150-2008 熱水器用管狀加熱器》、《JB/T 4088-1999 日用管狀電熱元件》;其標準主要規定了電熱管的技術要求、實驗方法、檢驗規則、包裝、儲存等一系列的規定
電熱管質量的好壞主要取決于以下幾個方面:電氣強度、絕緣、泄漏電流、功率準確性、壽命、耐腐蝕性,尺寸等。
1、Power input test:以額定電壓通電,其功率偏差不可超過下表
Rated power input 額定輸入功率(W) |
Deviation 偏差 |
W≦200 |
±10% |
W>200 |
正偏差:+5%或20W(以大者為準) 負偏差:-10% |
Rated power input 額定輸入功率(W) |
Deviation 偏差 |
W≦200 |
±10% |
W>200 |
正偏差:+5%或20W(以大者為準) 負偏差:-10% |
|
|
2、電氣強度試驗:
a.冷態下電氣強度:應能承受50Hz,1min耐壓,切斷電流5mA,無擊穿,閃絡現象。
額定電壓 試驗電壓
250V 1250V
b.工作溫度下電氣強度:承受50Hz,1min耐壓,切斷電流5mA,無擊穿,閃絡現象。
額定電壓 試驗電壓
250V 1000V
3、工作溫度下的漏泄電流
電熱管在充分放熱條件下,以1.15倍額定功率輸入,漏泄電流0.5m A。
4、過載試驗
電熱管在充分放熱條件下,以1.27倍額定功率通電1hrs,斷電冷卻0.5hrs至室溫(允許采用強迫冷卻),如此反復30次循環,不發生損壞。
5、電熱管外殼密封試驗(管裂試驗)
將電熱管浸在酸化水中(2%~3%鹽酸、硫酸或硝酸)3hrs,電熱管兩端面應至少露出液面5mm,測試后應滿足第2~3項性能要求。
6、封口密封性試驗
將電熱管置于溫度為60℃、濕度95%的環境中24hrs,放置后應滿足第2~3項性能要求。
7、壽命試驗
電熱管在充分放熱條件下,以額定電壓通電1hrs,斷電冷卻0.5hrs至室溫(允許采用強迫冷卻),累計工作時間達3000hrs。
性能要求
根所國家相關標準,電熱管有如下要求:
1 升溫時間
在試驗電壓下,元件從環境溫度升至試驗溫度時間應不大于15min
2 額定功率偏差
在充分發熱的條件下,元件的額定功率的偏差應不超過下列規定的范圍;
對額定功率小于等于100W的元件為:±10%。
對額定功率大于100W的元件為+5%~-10%或10W,取兩者中的較大值。
有些企業的功率做得很準,例如:泰州佳一單端電熱管廠 ;
鹽城地區這邊,有的企業可以做到+5%~-5%,電阻值偏差僅為1Ω,如安耐電熱。
3 泄露電流
冷態泄露電流以及水壓和密封試驗后泄露電流應不超過0.5mA
工作溫度下的熱態泄露電流應不超過公式中的計算值,但最大不超過5mA
I=1/6(tT×0.00001)
I-熱態泄露電流mA
t-發熱長度mm
T-工作溫度℃
多個元件串聯到電源中時,應以這一組元件為整體進行泄露電流試驗。
4 絕緣電阻
出廠檢驗時冷態絕緣電阻應不小于50MΩ
密封試驗后,長期存放或者使用后的絕緣電阻應不消與MΩ
工作溫度下的熱態絕緣電阻應不低于公式中的計算值,但最小應不小于1MΩ
R=「(10-0.015T)/t」×0.001
R-熱態絕緣電阻MΩ
t-發熱長度mm
T-工作溫度℃
5 絕緣耐壓強度
元件應在規定的試驗條件和試驗電壓下保持1min,而無閃絡和擊穿現象
6 經受通斷電的能力
元件應能在規定的試驗條件下經歷2000次通斷電試驗,而不發生損壞
7 過載能力
元件在規定的試驗條件和輸入功率下應承受30次循環過載試驗,而不發生損壞
8 耐熱性
元件在規定的試驗條件和試驗電壓下應承受1000次循環耐熱性試驗,而不發生損壞。